标题:揭秘中国饮茶史:从口嚼生食到泡茶品茶的浪漫转变
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茶的故乡,茶文化源远流长,经历了吃茶、煮茶、泡茶三个阶段。最早饮茶的方式是口嚼生食,名为吃茶,之后开始用火煮羹饮用或以茶作菜来食用,名为煮茶。直到唐代,茶才作为一种独立的饮
西周、东周时期,人们开始把茶叶当菜食。烹调技艺日渐成熟,为中国茶艺技术提供了理论根据,同时也为中国茶艺文化特色的形成奠定了基础。
秦汉时期,茶开始商业化,成都成为我国茶叶最早的集散中心。开始制作茶饼,以便运输。
唐代,茶文化盛行。唐代饮茶开始讲究鉴茗、品水、观火、辨器。茶成了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,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传播与推广。
宋代,茶文化进一步发展,衍生出点茶、斗茶、茶百戏等茶饮形式。上至皇室贵族,下至贩夫走卒,都以饮茶为生活时尚。茶不仅是一种饮料,更是一种生活方式,深入骨髓。
清代,中国茶风靡世界,独领世界茶市。当时出口茶叶的只有中国,工艺以烘青和炒青为主,制作了乌龙茶、红茶、黑茶、花茶、绿茶、白茶。茶走进寻常人家的时候,对外传播的脚步也发生了变化。
如今,茶更是随着全球贸易,变成不同模样在世界流通着,以不同形式重新回到了中国人的面前,走进万家灯火之中。
品茗,是一种生活的艺术,更是一种哲学,深入茶道,品味生活。茶,如同一位知己,陪伴我们度过人生的起起伏伏。